目录
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
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教书育人论述探析韩宪洲;宋志强;3-7
学科建设
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综合性及其学科效应叶方兴;15-20
数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图景展现及其实践策略宫长瑞;轩宣;21-26
论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构建与创新王莹;孙其昂;27-33
理论探讨
《资本论》的时间批判及其新时代启示周露平;34-40
人类文明形态发展视域下的中国制度创新邵芳强;41-47
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张一;李静;48-53
马克思“私人”概念的当代审视喻春曦;54-59
社会思潮研究
资本逻辑场域中的历史虚无主义:生成理路与消解经验张春芳;徐艳玲;60-65
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具象化传播的表征、困境及优化张磊;王建新;66-72
“非意识形态化”思潮的理论实质与社会危害探析赵子林;73-78
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议题设置论析高飞;79-85
文化虚无主义对青年理想信念的影响及应对王凯全;陈一收;86-91
课程建设
打造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“升级版”刘贵芹;92-97
着力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法治素养——《思想道德与法治(2021年版)》第六章重点难点解析陈大文;栗孟杰;98-102
论项目式学习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侯红霞;103-107
专题研究(课程思政)
课程思政中的“思政”:内核、路径与意蕴李蕉;方霁;108-113
高等教育改革视域下课程思政理念论析常莉;114-118
观察与思考
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、基本要求和实践路径武贵龙;119-123
以“劳”育“德”:基本内涵、时代意义与实现路径于春玲;万美君;124-129
高校精准思政体系构建的复杂性范式转换赵红灿;周远;130-134
价值澄清理论蕴含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澄清及其扬弃冯诗琪;郭凤志;135-139
实践与探索
基于新型社交媒体的党史英雄叙事重构李嘉莉;140-144
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呼唤、现实机遇和实践路径张红飞;145-148
党史教育对时代新人培育的功能和作用刘嘉圣;梁超锋;149-153
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意识培育研究董维维;154-158
信息与动态
欢迎订阅2022年《思想教育研究》159
第十九届全国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论坛成功召开
2
吉林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
161-162